每天上下班路上,我总是忍不住对公交车的频繁出现在我心中说:“公交要了很多次。”这句话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惯例,仿佛它能反映出这个城市的脉搏,也是我与他人交流时常用的一个调侃。
起初,这句话源于我的无奈。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要从郊区赶往市中心工作,而晚上则是逆着潮流回家。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唯一的选择就是那辆老旧、经常出现故障但又依然坚持前行的公交车。
记得有一段时间,那辆公交车出了故障,它需要修理好几次。在那些等待和焦虑中,我开始习惯性地用这句口语化的话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当有人问起我的通勤方式,我会随手一挥,说:“啊,没什么特别的,就是那个老公交要了很多次。”
慢慢地,这句话不仅仅是个玩笑,还成了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当我站在站台边等待着那辆老朋友时,如果它迟到或者再次出现故障,我就会深呼吸,然后轻声地说给自己听:“公交要了很多次。”这种自嘲带给我一种平静,让我接受现实,同时也让周围的人感到亲切。
有时候,当别人听到这句话,他们会跟着笑,或许他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所以能够理解其中的情绪复杂性。我也因此学会了欣赏这些简单而真实的话语,它们承载着我们共同的人生体验,就像那辆老公交一样,无论多么疲惫,都在坚持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