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徽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举办 12月7日,作为刘徽诞辰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徽学术思想研讨会在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成功举办。与会学者以“古算遗产:刘徽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为主题,围绕刘徽的生平事迹、学术贡献、著作流传、历史影响、现代价值以及刘徽相关研究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刘徽是魏晋期间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国数学史上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不仅是《九章算术》基本框架的补充,而且形成了一颗发自规矩和度量‘枝条虽分而同本干’的‘数学之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自然史所)研究员郭书春在会上说。 中国数学史学会原理事王荣彬分享了刘徽用《九章算术·圆田术注》中记述的一种被称作“为率消息”的算法推求圆周率。他说:“刘徽用‘为率消息’算法推算出新的圆周率是很漂亮的研究成果,同时,这种方法也是一种类似中国古代历法中常见的差分数表算法,中国古代历法种存在大量类似的‘为率消息’数表算法。” 自然史所研究员邹大海认为,刘徽的重要著作《重差》从《九章算术》注释本中分离后,更能反映其独立性质。他与合作者分析了《重差》分离出来的时代诸说之得失,证明了其分离不晚于公元540年左右信都芳注释重差、勾股之时。邹大海表示,文献流传的形态和过程存在复杂性,正史书目可能存在遗漏,现存的后世书目也可能比更早书目可靠,“全本的存在和单行本的存在,可以并行不悖”。他特别强调研究中评估证据效力的重要性。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朱一文表示,后人对刘徽注《九章算术》年代的了解依赖于唐初李淳风的记载。李淳风把刘徽作为对《九章算术》的标准注解,从此以后刘徽注就附于《九章算术》之下而流传至今。与之相对,祖冲之对《九章算术》的注解却未全部流传至今。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高红成介绍了清代对刘徽工作的研究,他表示清代中叶《四库全书》的编辑及乾嘉学派学者对古籍执着地搜索与研究,使得中国数学史上一些重要著作得以较为广泛地流传,由此引发了传统数学的复兴。《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是这个时期重现的重要著作。晚清,面对西方近代数学的输入与影响,《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为国人理解、吸收西学提供了知识基础,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与会学者还围绕刘徽学术及其源流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表示刘徽所做的工作,不仅在具体算法发展还在知识体系重建方面,对后世算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还参观了正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展出的“九章流徽——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刘徽”专题展览。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