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记者余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国范围内的电力消费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了6.8%,增速较去年提升了0.1个百分点。据中电联发布的统计数字,这一增长率反映了“两新”政策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措施对国内经济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在分析这一成绩单时,中电联专家指出,“两新”政策为消费品制造业带来了显著的提振。2024年的数据表明,消费品制造业中的12个子行业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食品制造、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以及家具制造等三个行业尤其突出,其用电量同比增速超过8%。此外,“两新”政策还推动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快速扩张,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远超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这也验证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
值得关注的是,在设备更新换代方面,我国政府采取的大规模投资将进一步推动终端用能电子化改造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水平,还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蓬勃发展。在传统产业领域,一些钢铁、建材和石化化工企业正在实施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电能占比将达到34%左右,使国家在全球电子化水平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针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国对于全年的供需形势进行了一次深入分析。在《2024-2025年度全国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面临峰度夏期间部分区域可能出现紧平衡的情况,但通过有效调节与跨地区支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短期内的问题。而随着常规发電能力的持续增加,冬季情况也预计会得到改善。此番数据和预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而详细的情报图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规划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