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节的秘密:人多就会“转圈圈” 你听说过圣费尔明节吗?也许换个说法你会“秒懂”——奔牛节。每年,成千上万人涌入西班牙潘普洛纳街头,与小牛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 这一人群盛大的集会是一些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的物理学家Fran?ois Gu等人就对这一西班牙传统节日的人群运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密度聚集的人群会形成“漩涡”状运动模式,而这种模式此前从未在人类集会中被记录。该发现与此前认为人群运动更趋混乱的结论形成了鲜明对比。相关研究2月5日发表于《自然》。 在该研究中,Gu团队聚焦的不是人群被小牛追逐的场景,而是奔牛节活动开幕时数千人聚集在广场的场景。 研究团队在阳台架设了俯瞰广场摄像机,并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拍摄的视频。为理解人群行为,他们将其建模为一个密集的连续体,类似于由粒子组成的流体。而此前多数研究将人群视为离散个体。他们发现,早晨人群涌入,当密度达到临界值,即约每平方米4人后,人群开始形成许多旋转的漩涡结构,每个结构包含数百人。这些“漩涡”相互推挤,其初始运动极其缓慢且难以察觉。当密度达到峰值,即约每平方米9人时,漩涡的运动周期加速至18秒。不过,由于运动速度缓慢,身处其中的人可能意识不到自己在转圈。 尽管安全问题并非该研究的重点,但科学家研究人群动态的部分原因正是为了帮助活动策划者预防致命踩踏事故的发生。 2010年,德国杜伊斯堡“爱的大”电子音乐节发生踩踏事件,导致21人死亡。Gu团队通过分析了当时的录像,发现了与奔牛节相似的人群运动模式。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计算社会科学家Dirk Helbing也致力于相关研究,曾发现人群混沌运动。他认为Gu团队的研究对创建宜居城市、保障人群安全,尤其是大型活动中的人群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环形运动是未被研究过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