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马路机器人”的新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设备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内的道路上展现了其独特的设计,外观类似长达百米的护栏,但其立柱被设计成信息处理和机械传动单元,并配备四个电机滑轮,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实现自动横移。
据报道,这种“马路机器人”已在两个交叉口处应用,扮演潮汐车道的开关。根据交通流量变化,只需远程控制,就能实现潮汐车道的隔离切换,大大提升了道路通行效率和车速。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首次出现,而是在今年1月就已经在海南省海口市中见到过。而实际上,还有三种其他类型的机器人同样早已成为我国城市道路上的常客,它们分别是警用执法机器人、智能环卫机器人和物流配送机器人。
警用执法机器人的应用尤为普遍,不仅可以用于巡检、抓拍违法行为,还能指挥行人的通行。例如,在北京市通州区曾出现了一款名为“小文”的交通劝导员,它能够进行与人类对话,并提供出行建议。此外,襄阳也推出了一个名为“平安宝贝”的指挥行人的设备。
智能环卫机器人的发展则旨在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因工资待遇、生活成本等问题导致环卫人员短缺的问题。它们不仅清扫垃圾,还减轻了环卫工人们的工作压力。在深圳、长沙等地,这些设备已经开始商业运营,为城市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最后,物流配送机器人由于电商经济迅猛增长而显得尤为重要,它们帮助解决了快递公司的人手不足及效率低下问题。京东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其自2018年6月份便推出了智能配送机器人,并进行了多地试点运营。此外,国外如亚马逊和硅谷科技公司Nuro也有相似的产品,该技术预计会进一步扩展至更多地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