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先生坦率,干脆直接,举手投足间展现其充沛的精力和乐天的气质。我想是张华斌先生对人像摄影孜孜不倦的追求让他散发着艺术的气息。关于摄影,关于他人生经历,他谈了很多,记者记录下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和大家一起分享!
记者:每个人本来与艺术是很难挂钩的,然而摄影却无时不刻的触摸着我们的生活,摄影艺术便悄然接近我们。记录下难忘的瞬间,珍藏平凡生活中的恩赐,是摄影让我们如此幸福的分享美好,分享回忆。张先生,您是在何时爱上摄影,摄影涵盖了很多项目,诸如静物摄影、自然纪实摄影、风光摄影等,张先生,您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开始人像摄影之旅的?又是何时专注于人像摄影的呢?
张华斌:摄影是件很熬人的事业,我对它的热爱并不是从小就有的。我认为人像摄影是最具挑战意义的,人像摄影在不同的人物之间体现不同的美感。被摄对象另类的特质需要摄影师拿捏准确,用瞬间定格来凝结任务的心理、神态等。所以,人像摄影需要摄影师长时间的刻苦训练和自我认知。
我在从事摄影工作之前是一名教师,那时候工资很低,物质条件不好。在一次偶然机会下,我父亲建议我去学摄影,之后有一个机会,我进入了当时很有名的太原开明照相馆,这样我就步入了摄影领域。我在太原开明照相馆做学徒时,主要见习的也是人物拍照。
偶然一次,在我见习三个月的情况下,我独摄了一组证件照,得到大家的认可,逐渐开始自己创作直到形成自己的风格。摄影历史上好的人像作品是一首史诗,能反映一个时代,反映一个时代的情感和特征。于是,我便坚持了下来励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
记者:张先生,您作为中国人像摄影界代表,您感觉现在中国人像摄影的形势如何?发展前景如何?
张华斌:总的形势来看,人像摄影这些年发展的不错。每年都不乏优秀作品问世,影展活动举办的也很多。
这无疑都人像摄影艺术在不断地深入群众,让更多的人接触艺术,接触摄影。同时我认为以往的大兵团作战,如影楼等,会随着文化市场的开放时间的推移逐渐消亡。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完美的同时兼顾了“真实回归”也就是摄影的本体,原生态的展现自然随性的美。
过于商业化的操作,也不适合摄影。我提倡小型拍照,“私人订制”的人像摄影,这样的个人工作室,灵感丰富,格调多样,风格却很统一。所以中国人像摄影前景还是很光辉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记者:摄影作品凝结着摄影家的思想灵魂,在您的作品里,您表达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传递的又是怎样审美文化内涵?
张华斌:我的作品所传达的审美内涵其实亦是我本人所对人像摄影理解的一种表达。在我从事人像摄影艺术的二十年里,不断积累我对人像摄影的认识,同时也不断地学习和晋升自己的摄影水平,不断形成我自己的风格。风格就是一个摄影师对其作品的***诠释。摄影师的作品很多,形式多变。然而,风格始终如一,一旦风格形成,之后的作品变化不会很大。
好的摄影师必然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传递的思想亦是统一的。我的人像摄影作品相对安静,低调,厚重,绵长,我的作品需要受众长时间的回味,感受。我的作品有强烈东方人像摄影师的创造特点,讲究光影与作品表现,崇尚简洁创作风格、注重摄影本体语言表述。其次最重要的,便是摄影作品回归摄影本体,讲究结构。有强烈东方人像摄影师的创造特点,讲究光影与作品表现,崇尚简洁创作风格、注重摄影本体语言表述。
记者:根据您投身人像摄影多年的经验,您觉得人像摄影应该注意什么?请给从事人像摄影的年轻摄影家们一些建议和忠告。
张华斌:年轻人要踏踏实实的从人像摄影的基本做起,现在很多年轻人的人像摄影作品关注时下社会,同时注重自我意识观念。在数码时代,各种元素组合一起然而却脱离摄影本体,只是通过摄影手法表现。加工制作不能掩盖摄影本体,丧失了摄影本真,不能将设计当成摄影。
好的作品不仅有风格,也要给手中留有想象的空间,注重视觉冲击力同时也要符合大众审美观念。我提倡艺术化地表现,摄影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再去拍。作品要有审美点,有想法构思,拍完之后要产生社会结果,结合社会,表达社会中人在不同生活状态下的本质写照。尊重社会,尊重影像。
黑光网公众微信账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