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性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塑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仇鹏飞、史迅和陈立东与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在脆性碲化铋(Bi2Te3)基材料中通过调制反位缺陷诱导形成高密度/多样化的微观结构,实现了材料从脆性至塑性的转化,并将塑性热电材料的室温热电优值提升至约1.0。日前,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
具有高密度/多样化微结构的塑性Bi2Te3晶体的三点弯曲应力-应变曲线和热电性能?
在室温下,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精准加工,且易突然断裂造成灾难性失效。目前,具有本征塑性的块体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较稀少,且热电性能远低于经典的脆性材料。理论上,当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高浓度本征缺陷时,缺陷间的相互作用、聚集和移动可能在材料内部引入高密度/多样化的微结构,有望实现材料的塑化。
Bi2Te3基材料是室温区域最好的热电材料,但是,它们通常为脆性。由于Bi和Te相近的原子半径和电负性,Bi2Te3基材料中易形成高浓度的本征缺陷,进而诱导形成高密度/多样化的微观结构来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团队利用温度梯度法制备了化学计量比精确调控的Bi2Te3块体单晶,它展现出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透射电镜表征发现Bi2Te3单晶中存在由BiTe和TeBi反位缺陷转变而成的高密度/多样化的微观结构。研究团队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揭示了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证明这种微观结构是Bi2Te3单晶发生塑化的重要原因。
研究团队发现,塑性Bi2Te3单晶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室温功率因子和热电优值远高于已报道的塑性热电材料。他们通过固溶Sb调控载流子浓度,在保持优良塑性的同时,将室温功率因子和热电优值进一步提高。
最后,研究团队选取塑性Bi0.8Sb1.2Te3单晶和Ag2Se0.67S0.33,分别作为p型和n型热电臂,制备了8对具有Y型结构的柔性热电器件。在19℃的环境温度下,将该器件佩戴于,获得的器件最大归一化功率密度为2.0 μWcm-2,远高于基于其他塑性热电材料的器件。
该研究不仅开发出一种新型高性能塑性无机热电材料,还提供了一种将脆性材料转变为塑性材料的有效策略,为脆性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塑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