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25年将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 1月13日,中国2025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党组成员、中国院长吴孔明在会上说,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规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科技工作具有承上启下的特殊意义。中国将深化院所改革,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优化提升创新工程,全面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组织系统化、攻关体系化、支撑服务建制化,努力提升中国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吴孔明说,2024年中国扎实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支撑“三农”重点工作,为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作出了贡献。 中国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实现新跃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步伐加快,重大技术产品研发应用力度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创新迭代升级。2014年全院新发表SCI/EI收录论文4910篇,较去年增长4.9%,以第一署名单位在《自然》《科学》《细胞》主刊上发表论文8篇,创历史新高。入选2024全国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2项、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24项。 2024年中国基础性科技工作扎实推进。牵头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累计收集资源13.9万份,抢救性收集濒危资源746份,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8万份。搭建了以17个观测站、1个数据总枢纽和4个数据服务高地为主体的综合观测体系,聚焦6类作物开展底盘实验和拓展实验,初步构建长期因子观测工作数据汇交平台,收集基础观测数据67万条。 吴孔明强调,2025年,中国将强化基础前沿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体系建设,优化基础科学研究中心布局,完善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系,推动科学中心与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度耦合;强化战略性重大科技攻关,优化重大科技任务布局,实施科技攻关行动,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加强种业创新攻关、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技术攻关等。 此外,要提升科技支撑与服务能力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和重点工作,全力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完善产业专家团服务机制,加强与区域中心协同合作,开展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重点推广既能提高单产、又能提升品质的品种和技术模式。 吴孔明说,中国要打造“三农”领域国家高端智库,统筹谋划智库重点研究任务;加强条件平台设施建设,统筹利用科技创新资源;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软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