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余蕊)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实现了6.8%的同比增长,这一增速不仅超过了2023年的预期,还显示出“两新”政策等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在推动经济稳中有进中的关键作用。
中电联专家分析认为,这样的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两新”政策对消费品制造业、特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积极影响。具体来说,消费品制造业在2024年实现了5.7%的同比增长,其中食品制造、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以及家具制造四大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其用电量增速均超过8%,展现出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明显成效。
此外,“两新”政策还促进了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这一领域,2024年的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了10.3%,远超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这表明中国正在持续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并且正逐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条。
中电联研究院院长张天光指出,我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不仅加快了终端用能电气化改造,也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一方面将进一步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潜力;另一方面,将继续实施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的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并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我国全国范围内使用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34%左右,使得我们能够保持领先地位在全球能源消耗模式上。
对于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国全国电力供应与需求情况,中電聯發布了一份《2024-2025年度全国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报告指出,随着宏观经济平稳增长,我们可以期待对应增加需求。此时,在迎接峰度夏期间,由于华东、中南西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暂紧张状态,我们计划采取跨区域支援措施以确保稳定供应。而在迎接冬季峰值时段,由于常规发电设施投入使用,我们预计能有效缓解短缺压力,从而维持整体供需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