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
王雪凇,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于2020年加入清华天文系,此前在卡内基天文台和研究所担任博后,博士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天文系。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用凌星法和视向速度法观测系外行星,探索其形成和演化,以及结合测光和视向速度测量来理解恒星的干扰信号(RVxTESS.com),以提高视向速度精度。王雪凇是多个系外行星巡天项目或视向速度光谱仪科学小组成员(e.g., Magellan TESS Survey, WIYN/NEID, Keck/KPF,以及我国在建的GTC/CHORUS)。摘要:
近30年前,高分辨率恒星光谱提供的高精度视向速度测量贡献了系外行星领域的第一批发现。迄今为止,视向速度已发现逾千颗系外行星,并追踪了成百上千的凌星系外行星,而视向速度的精度也已从最初的百米每秒提高到几十厘米每秒级别。高精度的视向速度数据,以及高质量的宿主恒星光谱,打开了系外行星探测和研究的多个方向的大门。本报告将从两方面介绍视向速度在当前在系外行星前沿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理解恒星活动性方面,我们如何能够从恒星出发,提高视向速度精度,以期寻找到信号微小的地球2.0;此外,结合凌星等其他观测手段,利用视向速度和其附加的光谱测量,我们可以深入刻画多种特殊系外行星样本,从而研究行星的形成和演化。本报告将设定在对于天文和物理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低年级研究生较为易懂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