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测评与考试,第七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举办 12月14日-15日,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香港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田家炳基金会、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联合筹办的第七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在深圳举行。 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测评与考试:从科举到人工智能”,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主题分享思考,积极提出改变现状的路径和方法。 论坛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主席、香港大学荣休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程介明表示,随着社会变迁,大规模生产逐渐不再是常态,机器替代人工成为趋势,就业形态发生了变化,转工转行成为常态。传统的应试教育制度可能不再适用,社会需要培养自信、自立、自主、自为的个体。 他表示,教育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将学习还给学生,让他们掌握自己的学习。人工智能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机会,通过提供各种工具,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并不同程度地尝试突破传统的测评和考试。 新竹清华大学教授谢小芩回顾了科举制度的历史、特点以及其与现代教育的联系。她谈到,考试主导教学的现象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到改进,从而提升考试和测评方式,推动养成教育和教学的整体提升。例如,可以使用AI来出题、进行追问式和情境式考试,以及提高考试的效度和公平性。 亚洲学生在学科学习上的投入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等科目上,他们的表现往往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出色。然而,尽管亚洲学生在国际学术竞赛和标准化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在诺贝尔奖等国际荣誉的获得上,欧美国家确实更为突出。这也促使教育界和公众开始思考,传统的测评方法是否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多元智慧和能力。 对此,经济合作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表示,培养一流的人才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增强个人在阅读、数学和科学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不断数字化的社会。 他认为,评估固定学科内容比评估思维能力容易,但我们需要改变评估方式。常规认知技能的需求正在下降,技术密集型任务在增加,我们需要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他强调,学校应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存在意义、价值观、热爱的事物以及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这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同时,学习和考试不应该被割裂开来,考试应该成为学习体验的一部分,并提供持续的反馈。 据悉,“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是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创办的一个跨领域的国际教育交流平台,以“引领趋势,开创未来”为宗旨。论坛旨在推动最新教育思想和最新教育模式的国际间交流,推动最新教育科技的应用,实现未来教育的全面发展。论坛每年十月在中国深圳市举行,每届选取最前沿的学习科学问题作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