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生产中,纯水的使用是不可或缺的,它不仅用于清洁和消毒,还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制药、电子等行业。然而,工业纯水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如原水质、设备维护等),容易产生微生物污染,如细菌、真菌和病毒,这些微生物对产品质量有潜在威胁,因此必须通过高效除菌系统来确保工业纯水的质量。
工业纯水处理设备概述
工业纯水处理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预处理(粗过滤)、反渗透(RO)、离子交换(DE/IX)和最后一步为反渗透再逆滤膜组合过滤。在这些步骤中,除菌是保证最终产品无害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预处理与初级过滤
预处理阶段通常采用大孔径网格筛或其他物理介质进行粗放去除大颗粒物,如泥沙、石英砂等。虽然这些大颗粒物对微生物没有直接影响,但它们可能会堵塞后续流程中的精细过滤器,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此外,大量悬浮固体也可能携带着微生物,在后续步骤中导致污染。
反渗透技术与它对防止微生物传播的作用
反渗透是一种基于分子大小差异进行选择性排斥的大规模膜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溶解盐类、大部分有机物及某些重金属离子。但对于活性细胞如细菌和真菌来说,由于其尺寸远小于常规膜孔直径,因此并不能被阻挡。这就要求我们在之后进一步实施抗生素或者其他消毒剂以消灭剩余的活性细胞。
离子交换与超脱氯化反应
离子交换过程可以去除剩余的一些硬度成分以及一些杂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能有效控制微生物数量。如果存在大量活性细胞,它们会继续繁殖并破坏整个系统,使得需要更频繁地更换这一部分材料,并且增加了整体成本。
逆滤膜组合过滤与总结
逆滤膜组合过滤则提供了一个额外保护层,其孔隙尺寸极小,只允许单个分子的穿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净化效果。不过,即使如此,如果未采取适当措施,也仍然存在一定风险,因为那些非常坚韧的小型病原体或特殊形状的小型病原体可能还能逃避这个最后一道防线。
为了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引入专门设计用于杀死所有类型病原体但不会损害到设备本身、高效率且低耗费资源的抑制剂。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工厂普遍采用的“二次净化”概念,其中加入了一系列抗生素或者非化学方法来彻底消灭任何残留的微生物,从而确保最终得到的是符合标准要求,无害无致敏性的工业用途純净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