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谷歌资本冒险进入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宣布其成为上市公司Care.com的大股东。消息公布当日,Care.com股价在盘后交易中暴涨18%,两天后市值暴涨至5.08亿美元。
这几天来硅谷资本此举被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一些行业观察者认为这只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反而是,这笔交易很可能会迎来一个私人资本投资公开交易股的新时代,或PIPE(私募基金)交易的复苏。
那些经历过资本市场的繁荣和萧条的人对此都不会生疏。在90年代互联网泡沫的余震中,PIPE交易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因为那一场互联网泡沫之后,公共市场都不愿意接受科技公司,不管是准备IPO的创业公司还是已经上市的大公司。
那么对于这些科技公司来说,当时有几个选择:其中一些资金短缺的公司转向寻求外部投资者,比如风险投资者和对冲基金;为了换取资金,这些公司通常给那些投资者提供有折扣的公共持股,并承诺,如果他们的股票缩水,这些新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的股票以弥补损失。
在某些情况下,事情进展得还是很顺利的。时任Walden风投合伙人,如今是IDG资本总经理的Phil Sanderson表示,他当时主导两个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他们都带来了快速、丰厚的回报。其他典型的例子是VitalStream和Niku,它们后来都成功被收购了。
Sanderson表示,两家公司提供的都是“两到三年周期3倍到5倍回报”的模式。“我加入董事会,提振销量,帮助招募员工。我也与分析师交流我对这家公司的了解,也试图说服对冲基金入手其股票……参与进去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但这都是有回报的。”
但是,其他公司就没那么幸运了。据一个关注后期的风险投资者回忆,PIPE交易以积极的方式开始,但一些“非道德的”对冲基金随之涌入后,投资交易甚至无需了解被投资公司是做什么的,因为那样的投资结构是稳赚不赔的。这对投资方来说凑效,但对公司来说简直是魔鬼。
公开市场的投资者发现之后通常会惩罚这类公司,看底他们的股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对冲基金的所有权。Sanderson将其称为“死亡螺旋交易,对冲基金只会越来越多地占有资产,然后卖出。”所谓死亡螺旋,是指源自公司的自我实现和不可控性一旦被触发,就像核裂变,结果就是灾难性的。
谷歌资本是否能够扭转投资者对PIPE的看法仍有待观察,即使上周对Care.com的这笔交易有许多特殊之处。例如,谷歌对Care.com的股价支付了24%的溢价,而不是折扣。与此同时,也从Care.com前股东Matrix Partners手中进行了370万美金的股票回购。
谷歌资本的后期投资者表示:“我不知道潜在的动机。”他指出,Care.com一直很难成长为一家上市公司,如今每天也没有足够的“浮动”——有意义的股票交易——来让Matrix将其持股分发给有限合伙人。
无论哪种方式 ,其他投资者关注的都是结果:上周Care.com的股价有所上涨,是因为大家觉得谷歌这是明智的交易。如果谷歌资本认为这笔交易有什么好处,那大概是这只股票价值被低估了。
“这也许能够消除PIPE交易带来的市场污染,”谷歌资本的后期投资者如是说道。
后期公司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的长期普通合伙人Sandy Miller似乎也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尽管Miller指出——与dot.com时代 不同——对于大多数想要筹集更多资金的上市公司来说,它不是那么的困难。他还指出,当前市场是“极端分化”,的公司可以很容易地获得需要的钱,而那些基本面很好的公司,其交易基本面反而不那么好。他们也许是PIPE再度活跃的潜力股。
IDG的Sanderson再考量PIPE时表示:“我确实认为Care.com可以为VC开发机会。你可以用更高的估值来观察健康的公司,这是大多数风险投资基金有能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