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文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报告揭秘工作报告背后的小数据世界

陈建文:揭秘工作报告背后的小数据世界

在电子科技大学视觉智能研究中心担任主任的陈建文,既是创业者又是一位学者。他的言论往往深邃而多彩,不仅跳脱型、开放型,更重要的是,他想得深、说得多。

2017CJ上,我们再次见到了他。在那次峰会上,他就不时地爆出令人震惊的论断。半月后,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场谈话,这篇文章就是对我们交谈内容的整理:

人工智能技术自1956年诞生至今,经历了三起两落,但依然保留着复兴的希望。这主要归功于关键性技术如感知技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大数据和模式识别等不断升级和突破。

然而,在AI领域浸淫十余年的陈建文认为,这些看似必不可少的大数据,其实并非必须。他似乎拥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人工智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或能不断复兴,是因为它是未来的趋势,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这是谁也抗拒不了的事实。”

他认为,只有一个原因推动着AI技术进步,那就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想象一下,在未来,你会有机器人跟你说话,陪你做各种事情——今天我们看到的科幻片很多地方都描绘了这样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

“昨天下午我参加了一场AI学术会议,有参会者说,我们以前读比尔盖茨,他讲过未来的事情,当时觉得像科幻片,但今天看来很多都已经实现了。” 他说,“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时间点看AI未来,不管是三起两落还是螺旋式上升,都有迹可循。”

每个时间点都会有不同的技术出现,而随着计算能力和硬件条件等各方面完善,每个时间点的成就都不一样。“例如几年前、十年前我们讲模式识别,后面又说机器学习,这些其实都是随着计算能力增长和算法突破自然逐步出现和实现。”

因此,在陈建文看来,AI复兴并不仅仅依赖于几个关键性技术,它更大的原因其实是人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而这种向往支撑着AI技术及其应用场景深入发展。

提到直播与交互,就不能不提虚拟世界与现实界限。这里发生的一个趣现象,让人联想到70年代80年代最爱的一部日本动画《哆啦A梦》——主角某日大梦初醒头上插东西,最终发现所有人物都是虚拟存在。而《阿凡达》、《星际迷航》、《骇客帝国》中描绘的人类将如何与机器共处,也让人们产生共鸣。

“所以在我看来,多年以后甚至未来的100年,科技都是会一直演进的,只变的是人类对想象中的未来的向往。而这种向愿让所有研究员、工程师、博士资本趋之若鹜,都在这方向努力。”

大家觉得这就是未来,我们要达到目标;至于怎么达到,这就是算法要解决的问题。于是陈建文建议,看待现在直播,要反过来想问题:如果视频直播可以让我看到远方的人,如同旁边一般,那么VR直播又该如何?全息直播呢?

因此,对视频直播来说,它只是虚拟现实阶段性的体现。从广义来说,每种AR/VR都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其核心也是AI技术。它们完成的是AI视觉应用场景和用户接口,所以Facebook扎克伯格认为VR应用还需要至少十年以上才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但他们仍重兵押宝这一领域。

对于家庭生活智能化产品,如家居设备或音箱等,从30年的回望到现在,一切显著变化。一开始人们几乎不会期望这些成为日常生活中事物。但现在情况已不同,对于家庭生活智慧化产品,陈建文持积极态度。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成为家里的标配,就像汽车从无到有的改变一样。

关于这一点行业内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可能形态将是不定,或许只需贴墙按钮,或许是个机器人或虚拟人员。“假设你站在家里,一站旁边就会出现标准全息美女,她跟你问好聊天听指挥,就是智能家居啊。”

对于市场上的各大品牌如亚马逊Echo,谷歌Google Home,苹果HomePod, 小米的小爱同学及阿里的天猫精灵X1等产品,他称它们是一场针对传统音箱市场及理念革命。他强调只要方向正确,即使道路漫长也不怕,因为商业化即便是在工具属性基础上的创新才真正可行且具有广阔潜力。

但是否能够成功,以及何时被需求所驱动,将是一个挑战。在目前观察中国市场独立且没有形成产业链的情况下,大企业们才能有效整合市场。不过,如果哪个公司能够以智能音箱为入口整合家居一切,那么它将成为明日之星!

最后,由此可见,无论是工具还是产业链构筑,为创建更好的用户体验而服务,便宜、高效快捷乃至安全稳定的使用体验应为其追求目标。此外,还应注重其功能扩展,以满足更多需求,使其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同时保持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类需求。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话题,请关注我们的下一篇文章!

上一篇:人物汇报工作格式范文稳中求进实现经济发展目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下一篇:OPPO Watch系列新品即将发布智能手表市场调研报告揭示未来最强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