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究:比亚迪1亿美元背后的电池大数据秘密
在汽车强国向汽车强劲国家的转变之路上,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随着免征车辆购置税新政的正式实施,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望再次迈出一步。在此背景下,作为其配套产业的大数据行业,其发展热度也将迎来持续攀升。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在电池领域采取了新的行动。1月4日,由比亚迪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弗迪实业有限公司,以1亿资本正式注册了重庆弗迪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这家新的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制造电池及新能源汽车附件。
比亚迪成立全新的电池子公司,无疑体现了其在新能源布局和电池研发上的坚定决心。我们知道,比亚迪自创立新能源业务以来,就一直把它视为未来的主导业务。但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板块业务表现不佳,销量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
其中,大部分原因归咎于疫情等因素,但电池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关乎续航性和稳定性以外,对于安全性的考量同样至关重要。在当前关于安全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那些能够解决这些挑战的问题企业,将拥有更多发展机遇。
基于此,在2020年的中国动力车辆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首次提出“刀片电池”这一概念,他希望通过结构改变,可以平衡安全、续航、寿命以及成本,为打造全新的动力电池技术奠定基础。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研发改进必然离不开技术创新、大数据分析、资金投入以及人才引进等多方面支持。这应该也是比亚디近期成立这个专注于大数据与智能化管理的研究院所考虑到的关键要素之一。未来,比这家研究院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并且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是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
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我们相信,比亚迪这样的举措能够带来积极变化,并最终帮助国内企业跻身全球领先行列,不仅仅是与特斯拉竞争,更是为了构建更加完善和可持续的地球生态系统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