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朝阳区的张女士,年初时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小型装饰公司为自己新购二手房进行全面的装修工作。尽管整体效果令人满意,但水电改造项目却给她的心情带来了阴影,留下了被忽悠的后悔感。她回忆道:“合同上的条款虽然详细,但是关于水电改造,只有一个报价,没有具体量化。”当时,她特意询问了这部分费用,并得知老板认为由于她家的面积不大,仅需2000元就足够。而实际上,公司根据房屋实际测量计算出的价格是6000多元,比最初承诺的高出两倍。“我当时就感觉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据了解,有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经历。在此情况下,对于为什么装饰公司会在水电项目上预算和实收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深刻的问题。记者深入探究这一问题。
一般而言,大型装饰公司通常拥有专业设计师团队,在咨询阶段提供的是这些设计师制定的初步方案和报价。一旦消费者决定合作,他们将派专人进行现场勘察,并根据实际情况出具详细设计方案。这套方案包括多个图纸,如原始平面图、拆改图、布置图等,可以让消费者清晰地了解整个工程内容。不过,由于居室空间复杂,而设计方案只能展现其平面视角,因此无法准确反映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隋工指出,“走管走线需要根据实地条件随机调整,所以水电工程施工量难以事先精确估算。”
综上所述,从张女士的情况来看,以及通过与业内人士交流,我们可以发现,即便是规模较小或较大的装饰公司,其对于水电改造项目预算与最终收取金额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源于对复杂居室空间内行管走线数量无法事先准确评估以及对房间布局变化后的重新测量所引起的成本增加。此外,还有可能涉及一些商业操作,比如使用更贵的材料或者非必要增项等。
因此,为保护自身权益,当选择装修服务时,消费者应谨慎审查合同条款,并特别关注是否有明确规定额外费用的情况。如果发现任何疑点,不妨直接向相关部门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