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朝阳区的张女士,年初时在朋友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家小型装饰公司为自己新购二手房进行了整体装修。虽然整体效果不错,但水电改造项目却让她至今仍感到心存芥蒂,仿佛受到了欺骗。当初签订合同时,她特别关注了水电改造费用,并被老板保证仅需两千元足以应付。但当装饰公司根据实际测量计算出六千多元的费用后,她深感被蒙蔽:“工人已经施工完毕,说什么都晚了,我那时候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据了解,有着类似遭遇的消费者并不少见。那么,为什么即便规模大小不一,装饰公司在水电项目上的预算与实际收费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记者深入探究家居行业,以揭开这个谜团。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装饰公司而言,它们通常拥有专职设计师。在消费者咨询和选定设计方案过程中,他们是首要接触的人员。最初报价及施工项目往往来自这些设计师之口。如果消费者决定选择该公司,并支付定金或设计费,大约会派遣专业人员到现场量房并出具详细设计方案。记者了解,这套方案由众多图纸构成,每个图纸代表房屋原始平面、拆改、布置以及地面铺设与灯位等内容,使得消费者能够清晰规划家中的布局,同时明确工程内容。此外,这些图纸通过双方签订施工合同来确立。
“尽管通过这些图纸我们能看清家庭中的照明设备位置,但是它们只能展现居室平面视角,不可能反映物体空间位置。”隋工指出,一般住宅环境复杂,这些无法用单纯平面的视角表现出来。而走管走线则需要依据实地情况灵活调整,因此,在合同中准确写下施工数量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这意味着,即使最精密的地理测量也难以预知最终需求,从而导致水电项目无法准确预计成本和耗材。
这样的情形频繁发生,无疑给予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让人们对未来的信任动摇。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为何这类问题层出不穷呢?是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未来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答案还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