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发布 全国3省市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已进入基本具备阶段 12月30日,中国科技支撑乡村发展报告会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重大任务局主办、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承办。会上,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静发布了《中国农村现代生活条件研究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全国有3个省(市)的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已进入基本具备阶段。 报告解析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内涵要义;回顾了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政策重点,总结了推进农村生活条件建设的主要做法与成效、问题与挑战;构建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省级单元水平测度;对应2035年如期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 报告指出,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是对标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要求,以城市建成区外农村居民为核心,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人居环境条件供给基本达到现代标准,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人居环境舒适,满足农村居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富足生活的需求,基本实现城乡生活等值化。 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度、农村人居环境舒适度和农村居民生活文明富足(“三度一足”)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核心内涵,其中“三度”是支撑条件,“一足”即是前提又是目标,共同构成农村现代生活场域。 报告在“三度一足”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显示,全国有3个省(市)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已进入基本具备阶段,全国各省市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平均得分为73.0分,距离90分达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阶段尚有较大差距。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地区农村生活条件显著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4个维度中基础设施完备度的省际差异最大。 报告提出,对标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战略目标,要制订标准规范,找准短板弱项精准推进;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分区分类分阶段建设;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生活条件共建共享;加强任务统筹,凝聚工作合力开展建设行动;健全示范机制,示范带动各区域开展建设;鼓励多方参与,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报告还总结了全国不同地区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建设的典型经验,为全国提供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