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等级保护测评中心以物品场景提升学生心理服务质量

近年来,国内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的日益关注。在今年的全国会议上,“如何让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更是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认为,大家都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未来,但能否让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才是决定一个孩子未来的关键因素,心理健康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

然而,由于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的变化,如今,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支持需求日益显现。大家发现,本应该开心度过童年的孩子,有些似乎并不那么开心,有些孩子因此陷入困境。

要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首先要找到“不开心”的源头。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曾表示:“很多时候,其实我们还忽视了相对压力的存在——当我们设定的期望值太高,而实际值太低,也会产生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过度而且一直得不到调节时,也有可能带来心理健康的问题。”

广东实验中学全汉炎对此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在调研中发现,一旦出现学业成绩跟不上或其他情况,就会产生落差,这些荣誉反倒可能成为孩子的精神负担。如果没有及时调节,就有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他建议,社会、学校和家庭要转变“唯分数论”的观念和成才观,让给予更多选择性帮助他们找到适合发展的方向。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则沿着该话题深入分析。一方面,学生焦虑和压力并非与生俱来,是从学校和家庭传导而来的;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合适的娱乐时间。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方面要改变成才观念,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各级各部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家庭科学养育能力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纳入社会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协同推进已逐渐成为共识。但如何在不同的服务体系中融合推动这项工作,使一个孩子在校园、家庭、社区等不同场景,都能基于兴趣找到友好的空间,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持续性活动及公共服务,还需实践探索。

创新扶持政策,以及规范发展青少年社会体育组织,可以引领学生做好体育竞技赋能其身心健。防患于未然,同时回应当前挑战。大部分早期心理问题干预较易,大部分可以由专业人员支持干预,或转介干预,都能起到效果提高一线对危机识别能力十分重要。而建立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长效干预机制,加快建立测评工具指导定期开展测评,为全面处理程序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全媒体记者苏赞、王婧、徐雯雯、何敏)

上一篇:探索工控机械传动设备的奥秘揭示科技的力量
下一篇:数据测控设备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