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森测评题库2021答案推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近年来,国内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在今年的全国会议上,“如何让孩子阳光健康地成长”这个议题激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代表委员认为,确保孩子获得美好的未来是关键,但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孩子未来的发展。

然而,由于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的变化,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孩子在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时显得不开心,有些甚至因为这而陷入困境。

要保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我们首先需要找到“不开心”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忽略了相对压力的存在——当期望值高,而实际表现低,也会产生压力。如果这种压力过度且没有得到调节,它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广东实验中学全汉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在调研中发现,那些曾经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取得优秀成绩后进入高中,却因学业成绩下滑或其他原因感到落差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荣誉反倒可能成为孩子们精神负担,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就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全汉炎建议改变“唯分数论”的观念和成才观,为孩子提供更多选择,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

教育工作者许玲则进一步分析说,学生们的情绪焦虑和压力并非天生如此,而往往是从学校和家庭传递而来。不合理的养育观念和行为,以及绝对化的人生目标,都可能导致心理危机。而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改变我们的成就观念,同时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并构建完善各级部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工作融入社会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共识。但如何在不同的服务系统中推动这项工作,使每个孩子都能基于兴趣,在校园、家庭和社区等不同场景里找到友好环境,这仍然是一个探索的问题。

通过体育运动来促进身心发展也是一个有效途径。不少代表委员强调持续性、高质量、适量的体育活动对于保持身体与精神状态至关重要。而吴以环委员提出创新扶持政策,加大社会力量支持,规范青年社团发展,并鼓励退役运动员参与学校体育教学,以引领学生进行竞技锻炼,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除了防患于未然,还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负面情绪是正常现象,但关键是不怕也不轻视。”高天明表示,大多数早期的心理危机可以通过专业人员干预得到改善,“怕就怕拖延”。提高一线人员识别并干预能力非常重要。

翟美卿委员建议加速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长效干预制度。她主张组织专家团队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测评工具,并指导各地定期开展测评工作,以建立数据分析机制并制定全过程处理程序。(记者苏赞、王婧、徐雯雯、魏丽娜、刘畅)

上一篇:动感操纵运动控制设备的灵魂之旅
下一篇:古代脚印记录了两种人类祖先的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