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余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国范围内的电力消费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相较于2023年的增速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中电联专家分析认为,这种增长趋势不仅反映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而且也凸显了“两新”政策等一系列促进性措施对推动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据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介绍,“两新”政策在刺激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024年,消费品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5.7%,其中食品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业这四个子行业更是表现出色,其中三者的用电量同比增速均超过8%。
值得注意的是,“两新”政策还促进了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这一点通过侯文捷的话得到进一步阐释,他指出,2024年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的用电量同比增长10.3%,远超其他行业,使得这一领域延续其转型升级的步伐。此外,“两新”政策对设备生产等行业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業、汽车製造業以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中的几个子行业,其用電量增速均超过10%,而汽车製造業中的新能源車整車製造尤其突出,用電量增加34.3%。
关于未来趋势,中電聯電力發展研究院院長張天光表示,我國積極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將對加快終端使用電氣化改造產生積極影響。他預測隨著終端使用電氣化進程深入,這將助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之間新的合作機會。這些努力最終將使全國能源消費結構向更加綠色、高效方向轉變。
根據《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将继续优化,以每年约1个百分点提高国家平均水平,最终实现34%左右的人民币占比,为全球领先水平。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峰度夏和冬季时段,虽然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紧张情况,但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并确保跨区域支援,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压力的同时,也为未来提供了一定的灵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