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余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国范围内的电力消费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同比增长6.8%,增速比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这一增长率反映出在“两新”政策等一系列激励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
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主任侯文捷介绍,“两新”政策特别是针对消费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强劲支持。2024年,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达到了5.7%,其中食品制造、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以及家具行业均实现了超过8%的增速。相较之下,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则表现得更加突出,其用电量同比增长10.3%,远超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正在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特定行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机械器材、计算机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这些行业中的每一个都实现了超过10%的用电量增加,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领域更是创下了令人瞩目的34.3%的增幅。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天光提出了积极展望。他指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将带动终端用能转型,同时也将促进供给侧改革深入开展。他预测,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即“十五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提升国家整体能效水平,并逐步提高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此外,他还表示到2030年时,我国应能够维持其作为全球领先者的地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至于2025年的短期市场预测,《2024-2025年度全国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由中國電網聯合會发布,该报告指出尽管宏观经济保持平稳,但仍可能出现一定区域性的紧张情况。在峰度夏期间,如华东、西南、中部及南方地区部分省份可能面临供需紧张的情况,但通过跨省支援等措施可以有效缓解这种局面。而迎冬季后随着常规发电设施投产能力进一步释放,将为改善总体供需形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