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卫浴空间划分为干区和湿区的设计,能够有效阻止淋浴区域水汽蔓延至整间浴室,显著降低潮湿引起的安全隐患及霉菌滋生的风险。因此,这种现代化的设计方案已成为许多家庭理想选择。那么,在规划湿区地面时,我们应该如何确保水分被有效隔离呢?下面四种实用方法,将助你实现理想的干湿分离效果。
做法1:淋浴门槛与地砖融合
采用淋浴拉门作为干湿分离主要手段之一,其含有门槛款式可直接安装于磁砖地板上,再通过瓷砖胶封闭边缘。这一方式简便易行,但未来若需更换拉门,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此外,由于使用的是瓷砖胶,有潜在的发黄或发霉风险。而另一种方法是在泥作工程中预埋门槛,以填缝剂封口,便于美观且减少维护问题。不过,一旦固定,就无法轻易更换,只能考虑重新打造。
做法2:高低差异创造界限
如果不愿意采用带有门槛的拉门,可以在水泥打底阶段,将淋浴区域的地面高度调低,利用高低落差制造出类似于天然存在的小坎。这一技术要求精准控制,因为过高可能造成绊脚,而不足则容易出现溢出的问题。一般建议的地板高度差别保持在2-3厘米左右,为最佳选择,并可以运用不锈钢或磁砖边条进行收边处理。
做法3:缓坡设计以迎接流水
为了避免明显的障碍感,可以采取较为平缓、泄水性好的斜坡设计,让雨水自然排向落水头。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担心贴面的平整度影响斜坡效果,可搭配长条形落水头加强功能。但要记得定期清洁防堵,以免影响排水速度而导致溢出至干燥区域。
做法4:设置截流沟通无缝连接
对于那些对无障碍环境有特殊需求的大人或小孩家庭来说,上述几种方法由于存在一定高度差异,不够完美。因此,在淋浴区域与干燥区域之间设立线型排 水沟,即截流沟,这样既能实现无障碍,又能有效拦截并导向正确位置,从而达到理想的人体工学和卫生标准。此刻,请务必确保截流沟与入口地面的长度相匹配,以保证其作用力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