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RoboFly”的微型机器人由华盛顿大学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Johannes James团队仿照昆虫研发出,它体重只有74毫克,可以灵活飞行,并且可以在水面上行走、水上漂移。这款机器人有助于检测气体泄漏、执行搜索和救援任务,以及大量部署在水面上寻找污染物或潜在危险泄漏流体。
此外,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研究团队利用青蛙的皮肤细胞和心脏细胞,创造性地研发出首个机器人“Xenobots”,也叫异种机器人,这是一种可编程生物。这些小型的仿生机器人的自我移动能力,在水中可以连续运动数天甚至数周,并且它们能够切割后伤口自行愈合、重构,生命周期结束后可生物降解。这种独特优势使得Xenobots未来可能用于医药递送、勘探放射性污染源等领域。
除了这些,我们还见证了软体类——新型机器人的发展。在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学Allison Okamura团队的努力下,“等周机器人”被研发出来,这是一个软体类新型机器人的结合体,其结构采用充气式材料和截断式单个组成,可根据内部结构的单个操作性来控制整体形态。这样的设计使得它适用于应急救援工作。
还有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Asada团队开发出的“生长机器人”,这是一款使用柔软的气球状材料制成,可以像植物嫩芽向上生长一样进行自我扩展。这使得它能够深入狭窄空间或杂乱的地方进行工作,如拿起产品或者绕过汽车零件拧开油盖。
从表格中15款新型机器人的数据显示,医疗行业所占比例最高,有5款约33%,而物流仓储、制造业、新型建材工业各2款约13%;道路建设海洋工程航天工业各1款分别占比6%。对于医疗行业来说,他们所采用的新型医学难题解决方案多为专一性与特定性,因此对技术研发与生产制造有着极高要求,同时商业开发潜力与利用价值相对较高。此外,由于全球手术机会不断增长,使得手术及相关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32亿美元到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预计2021年全球市场将达200亿美元左右。
总之,我作为一个代表现代科技进步的小小演员,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也为未来的生活带来了无限可能。我期待着未来更多令人惊叹不已的科幻故事正在书写中,而我们正是其中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