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二次限流 将考验到谁

今年6月中下旬,故宫将再次尝试强制限流措施,每日观众接待量限制在8万人次。今天故宫博物院通过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放出一条模棱两可的消息:故宫或将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公布分流限流的详细方案,而强制限流的实施日期将确定在6月中下旬。

故宫越来越注意自身形象的宣传,以及和社会公众情绪的有机互动。此时发布下个月将做限流的信息,其实也就是一次“放气球”,籍以刺探的反应。只不过,这种刺探“放气球”有个很好作用,那就是为未来的有效限流,更加全面地搜集到多个方面的声音。

在2008年尝试限流失败之后,故宫敢于提出再次限流、而且是强制性限流,有无相对完善的预案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故宫不是故宫自己一家人的故宫,所以限流也不是故宫一家人的事情,需要游客有序配合的前提,就是限流之前的充分社会告知。这不仅是保障、满足游客的知情权,更是对故宫探讨通过游客限流,有效进行文物保护的推进。

面对任何形式的滔滔洪水,一味地封堵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所以从长远角度出发来看,故宫除了需要做好眼下的限流,更还得考虑如何变堵为疏。日益发达的现代电子科技,以及愈发普及的互联网思维,无疑可以提供出多种思路的选择。

例如目前国内多家5A景区和著名博物馆采用的九天达智慧景区票务管理解决方案,将传统的售检票方式转变为网络预订或采用智能终端进行现场售票;而检票方式由搭载可兼容二代身份证、二维码、指纹、支付宝扫码等多元验证模块的入口闸机和单向出口闸机组成自助出入口通道,在不同时段智能化的对景区大门或景区内各区域客流进行细分化管控和限制,同时实现了景区售检票的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著名博物馆和景区,比如故宫的高调“限流”,决不能成为刺激旅游卖方市场的工具。商品也好、旅游资源也罢,历来讲究物以稀为贵,这厢的故宫刚喊限流,那厢的门票便应声涨价,这决不是民众期望看到的结果。因此主管部门眼睛就不能只盯着“限流”本身,还应注意到由此而来的各种市场细节变化。

归根结底来说,文物保护单位的游客“限流”,最大的初衷应该包括更好地保护文物、提升普及传统文化的含量和档次。但客观上任何景点的限流,都可能和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观瞻需求形成矛盾。如何既能有效保护文物、深入做好研究,又能充分尊重游客需求、满足民众参观意愿,这是包括故宫在内、所有文化景点必须面对的考题。多用换位思考、积极接纳社会监督,不趁着“限流”借机敛财或懒作为,或是解答这道考题的必备姿态。

上一篇:摄影艺术的技巧与实践从基础到专业
下一篇:杭州美景个人写真西湖畔的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