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的复杂外部环境和严峻经济形势下,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这将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三年疫情冲击后开始复苏的第二年,对于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具有关键意义。报告既肯定了去年的成绩,又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今年政府各项工作提出了积极合理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
经济增长目标对于指导全局至关重要,但定得过高可能会带来难以完成的风险,而定得过低则可能失去激励作用。因此,报告提出,今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0%左右。这一预期考量了去年较高基数、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同时也考虑到了长期发展目标,为提振信心和引导预期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多数发达国家面临衰退风险,国际市场对中国出口仍可能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作为疫情后的第二年,加快恢复到疫前水平并逐步返回正常增长轨道,将是一个不容易完成的过程。因此,5.0%左右这一增长率与潜在增长水平相适应,是基于资源要素条件支持下的合理设定。
此外,从远景角度看,由于2035年的“双番”远景目标要求GDP年均增速达到4.8%以上,“十四五”期间(即头五个五年计划)的平均增速需要至少达到5%,这就要求疫后几年的经济增速尽可能地高一些,以弥补疫情给予我们巨大的负面影响。
保持一定速度既是维护就业稳定的需要,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目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只有维持一个比较合理的增速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当速度较快时,风险管控相对好;速度越慢,则暴露出的风险越大。
2024将成为走向常态、接近潜在增长水平的一关键一年,其设定的5.0%左右增长率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它离不开财政政策更为积极、货币政策稳健偏松以及扩内需和稳外贸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实施积极而又加力的措施,其中赤字率拟按3%安排,比上年度增加1800亿元,并且特别国债将连续几年发行,一万亿元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这一举措旨在支持现代化建设,为2035年的远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是为了弥补历史遗留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之一。
货币政策方面,将采取灵活适度而精准有效的手段,以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方式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能力,加大对重大战略领域支持力度。此举旨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让资金更加流动性充裕,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支持实体经济回暖与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确保内部需求得到充分释放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新兴产业培育等手段来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使其成为驱动未来社会变革与创新的大脑。而对于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我们应当站在长远视角上,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新商业模式,以便更好地适应全球竞争格局演变及国内改革开放新趋势。在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的科技成果应用路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