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女士,初春时节,她听从朋友的建议,选择了一家在小区内久负盛名的装饰公司来为她的新购二手房进行翻修。尽管整体装修效果令人满意,但水电改造工程却给张女士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心结,仿佛被蒙蔽了双眼。“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它的老板兼任设计师,这让我对其专业性产生了一定的信心。”她回忆道,“合同上条款详尽,我特别关注到了施工项目、工艺、用材和单价等内容。”
然而,当她询问水电改造费用时,那位老板轻描淡写地告诉她:“你的房子面积不大,只有三十多平米,水电改造并不贵,一千九百元就足够了。”但当装饰公司派人量房后,他们根据实际测量计算出的价格竟然高达六千多元。这一差距让张女士感到既迷惑又愤怒。她说:“我当时就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因为他们最初承诺的一切都没有兑现。”
据了解,有这样的经历并不少见。那么,为何无论是规模大的还是小型装饰公司,在水电项目上的预算和实际收费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呢?记者深入探究这个问题。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装饰公司来说,它们通常拥有专职设计师。在消费者咨询前期,由这些设计人员提供初步构思及报价。如果消费者决定聘请该公司,则会交纳定金或设计费。此后,专人将前往居所进行量房,并出具详细设计方案。记者了解到,这些方案包含房屋原始平面图、拆改图、布置图以及灯位布置图等,以便消费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居室布局,以及拆除和铺设工程内容。
“通过这些图纸,我们能明确灯光开关插座位置。”隋工指出,“但是,由于它们是俯视平面的图形,因此无法反映物体在空间中的具体位置。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所以我们无法事先确定走管走线数量。”
因此,无论合同如何详细,其实则无法准确预估每个项目的施工量,因此水电工作往往成为增项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消费者的投诉集中在此点:即使合同条款精致,也难逃这一命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种信任与失望的情感纠葛。